首页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精华吧
→
答案
→
远程教育
→
国家开放大学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个性
B、价值观
C、态度
D、思维
正确答案:价值观
Tag:
价值观
重要性
事物
时间:2024-03-23 13:46:41
上一篇:
情绪劳动
下一篇:
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
相关答案
1.
态度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与()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2.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思维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与
3.
1958年,()出版专著《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4.
()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5.
机器设备的表面采用浅灰、浅蓝或浅绿色,可以削弱对比,以减少视觉疲劳。这是利用了感觉的()。
6.
1912年,闵斯特伯格出版了著作(),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7.
内在性激励
8.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9.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0.
什么是人际关系理论?
热门答案
1.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哪七个方面?
2.
下面()属于群体。
3.
在沟通中信息的发送者称为()。
4.
按沟通的互动性,可以把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沟通两种。
5.
完成一篇关于“员工激励措施”的实践调查报告。
6.
假设群体又称(),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工作上的方便和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7.
在团队的构成要素中,()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
8.
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又叫控制心理,它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
9.
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依然保留自己的看法,但是为了符合群体的期望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这是
10.
()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