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华吧
→
答案
→
知到智慧树
→
中国历史地理
2025《中国历史地理》题库及答案
1.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北京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
2.
中国历史时期南方一年两熟制,主要实行稻麦轮作
3.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向江南是对亚热带水乡农业全面开发过程,北方南下移民参与所有农业活动的同时,并成为水稻插秧与稻麦复种两项技术的携带者与推广者,这两项技术结束了江南地区火耕水耨的粗放农业,并将土地...
4.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所在地区位于()。
5.
冬小麦属于()作物,这一生长期对于南方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6.
明清之际文人顾祖禹认为“南得()则足以拒北,北得()则南不可复保”。
7.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发生在()时期,北方人南迁为南方增加了(),也带来了北方人种植水稻的(),为水稻()做出重要贡献。
8.
关中地区被古人称为(),由于这里土壤肥沃,被张良称为()。
9.
战国晚期()为秦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
10.
北京城“凸”字形的城市形态形成于()。
11.
中国古人谈到军事问题,提出“()”,具有()与()两项地理特征。
12.
秦汉以前“关东”,指()以东地区。
13.
古人经常称南京城具有“虎踞龙盘”之势,那么“虎踞龙盘”的地理形势与()有关。
14.
唐长城修建完成后,又在城市北部修建了大明宫,原因是()。
15.
中国古代城市中实行的里坊制,从()彻底废除。
16.
下列农作物哪一项不是在明代传入中国
17.
从聚落到城市的发展历程,起关键作用的在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18.
()、()与()为中国本土驯化而成的农作物。
19.
明清两代是中国人口大幅度增值时期,清代人口增殖尤其显著,清朝末年达4亿多。
20.
2017年一带一路峰会,主席报告中提到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到过中国()港。
21.
历史时期“一带一路”是中国通向域外的两条主要道路,但是在这两条道路上充当文化与物质传播的主角,不是()而是()。
22.
生活在新疆北部伊犁一带的游牧民族主要是()族。
23.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一带出现()的民谚,说明这里粮食产量已经表现出很大的地区优势。
24.
古代称为布衣的,是衣着材料为()的百姓。
25.
山地牧场的夏牧场一般位于()之处。
26.
油用型油菜生长期分为两类,其中(),主要种植江南各省、()主要分布于西北各地。
27.
黄道婆为()种植推广做出重要贡献:
28.
游牧民族实行逐水草放牧,一年内冬夏之际转换牧场,冬夏牧场的距离一般为()里左右
29.
史前时期传入中国的冬小麦,明代传入的玉米、甘薯,这些旱地作物主要取代了本土作物粟(即谷子)、黍的种植空间
30.
桑、麻种植在中国均有着久远的历史,棉花传入中国之后,人们衣着之物主要依托麻、丝制品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热门答案
1.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北京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
2.
西汉时期开通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的设置开始。
3.
1048年黄河第三次重大改道形成()、()两条河道
4.
古人经常称南京城具有“虎踞龙盘”之势,那么“虎踞龙盘”的地理形势与()有关。
5.
散关是金牛道中险要的关隘,穿过散关道路分为两支,一支进入成都平原直指成都,另一只沿嘉陵江经阆中、南充至重庆
6.
史前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遗址分布图,在河北平原的腹心地带是一片空白,这是黄河行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每当汛期河道呈现漫流状态的结果
7.
西周经过分封,天子名义拥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分封制下国家分属于各自拥有实权的受封者,天子、诸侯、卿大夫皆为有土之君,因此天下、国、家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8.
“中国”一词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从1689年()
9.
经过今山东临清的运河是:
10.
宋辽夏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代,不但三个政权都试图一统天下,且均自认为正统,在这样的背景下遥领、虚封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