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科举之路异常坎坷,一连八次会试都榜上无名,最终也没有考上进士功名。
精华吧
→
答案
→
知到智慧树
→
未分类
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科举之路异常坎坷,一连八次会试都榜上无名,最终也没有考上进士功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Tag:
正说科举考试制度
榜上无名
会试
时间:2021-06-29 15:40:51
上一篇:
导致做官第一主义是科举考试制度的负功能。
下一篇:
八股文体的成熟造就了儒家意识形态与科举考试制度的完美结合。
相关答案
1.
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了学而优则仕观念的产生。
2.
科举考试制度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合理性在于()。
3.
为宣扬科举功名,科举社会创造了()等多种物质文化。
4.
北宋三次兴学是指()。
5.
皇权与科举考试制度是()。
6.
为实现政治理想而读书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读书是为了追求现实利益,()皇帝精准地找到了这个切入点,开始大力推行科举考试制度。
7.
贡院是科举考试制度的具体象征,是无形科举考试制度的有形体现。
8.
乾隆九年,兵部侍郎舒赫德提出废科举。
9.
北宋末废科举带来了一系列弊端,还没有来得及恢复科举考试制度就被金国灭掉了。
10.
唐代第一次科举存废之争,当时皇帝的态度也是左右为难。
热门答案
1.
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兴学堂,为此先后推出了()。
2.
明代的()皇帝曾经停废科举而采用荐举来选拔人才。
3.
皇庆二年十一月,()下诏恢复科举考试。
4.
蔡京营建辟雍,接收()升贡的学生。
5.
唐代宰相()是门荫出身,长于经学但不善文辞,所以对诗赋取士的进士科甚为嫉恨,他说:“南北朝多用文华,所以不治,士以才堪即用,何必文辞?”
6.
牛李党争中,李党更看重()取士。
7.
历史进入宋代,已成“无世臣”“无百年之家”的时代。
8.
唐代名相姚崇在《遗令诫子孙》中说,“比见诸达官身之后,子孙既失覆荫,多至贫寒。”这表明了盛唐以后门荫制度的逐渐衰落。
9.
大阜潘氏在清代中后期成为一个影响巨大的科举家族,先后产生了()科名佳话。
10.
唐代宰相比较集中地分布在98个家族,其中()甚至都出了17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