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集思广益”指汇集众人的思考与智慧,广泛吸取有益意见,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最早由三国时期的()提出。
精华吧
→
答案
→
知识竞赛
→
百科知识竞赛
“集思广益”指汇集众人的思考与智慧,广泛吸取有益意见,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最早由三国时期的()提出。
A.曹操
B.诸葛亮
正确答案:B
Tag:
集思广益
智慧
效果
时间:2024-03-23 14:40:50
上一篇:
“尽忠报国”意为竭尽忠诚,报效国家,亦作“精忠报国”。唐初编撰的《周书》《北史》已见“尽忠报国”一语。这一词语还与南宋抗金名将()相关联。
下一篇:
“和为贵”即以和谐为贵,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原则。后泛指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和睦、和平、融洽的关系状态。
相关答案
1.
“科举”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选用官吏的制度。()大业元年正式开科取士。
2.
春秋末年至秦代逐渐形成了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置郡或县,当时郡县之间()统属关系。
3.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气候三方面的变化。下列节气的命名,反映季节变化的是()。
4.
我国古代,“都”指国都,是国君处理政事及所居的城邑。“都”与“邑”的区别是:有宗庙(陈列祖先和前代君主牌位)的城叫做“()”;没有宗庙的叫做“()”。
5.
我国古代()主张“法不阿贵”,即治理国家应该不分贵贱亲疏,一切依据法律规定而予以奖惩。
6.
我国古人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农事活动,从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用于指导农耕的补充历法。根据()一年内在黄道的位置变化以及地面相应发生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每一段起始于一个节气,分列于十二个月,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7.
西汉董仲舒选择儒家学说作为国家统一的思想,他提出“大同”之说,推重国家思想与法度的统一。()
8.
在古代中国,“法”和“礼”都是对人行为的规范:“礼”(礼教)旨在扬善,“法”(刑罚)旨在惩恶。()
9.
在古代中国,家庭、家族、国家都是依据血缘、宗法关系构建起来的,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通性。这就是所谓的“家国同构”。()
10.
战国时期,产生了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学说。
热门答案
1.
长城也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现今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一种文化象征。()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2.
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通常均匀分布于每月,月首的叫“节”,月中的叫“气”,每三年会出现有“节”无“气”或有“气”无“节”的情况,这时需设()进行调节。
3.
中华思想文化中,“()”指的是儒家理想中的天下一家、人人平等、友爱互助的太平盛世。
4.
中华思想文化中,“辞尚体要”这一术语体现了中国文化推崇的“()”传统。
5.
中华思想文化中,“大道至简”的“大道”指的是自然、社会的普遍法则以及人们对待自然、治理社会的根本原则。()
6.
晡乳期妈妈摄入的部分药品、食物、酒精成分()通过母乳被宝宝吸收。
7.
广告所借助的载体,从一般的媒介物,到大众传播媒体,再到媒体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的媒体还在增加。()
8.
小月龄宝宝抓握到物品时,有时会放入口中,这是他们在通过手和嘴了解物体的形状、软硬等,在保证物品清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无需过多干预。()
9.
浙江()古称钱塘(唐),为京杭大运河南端起点。北宋仁宗曾作诗赞其为“东南第一州”,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10.
看电视、平板电脑和手机上的节目能帮助2岁以下孩子的语言发展。这种说法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