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表现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即教育目标不是预先设计的,相反它是教育经验的自然结果。
精华吧
→
答案
→
博览群书
表现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即教育目标不是预先设计的,相反它是教育经验的自然结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Tag:
目标
自然
情境
时间:2024-10-28 14:14:34
上一篇:
电视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
下一篇:
教育目标的使用者不能对教育目标进行适当的补充及扩展。
相关答案
1.
互助行为已经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幼儿的社会行为之中。
2.
儿童的共情能力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
3.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的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4.
在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是第1阶段的特征。
5.
在幼儿园五大课程领域中,艺术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6.
使用代币疗法时,当幼儿的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继续使用代币。
7.
强化法关注的是行为的原因而不是行为的表现。
8.
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相关后果法。
9.
在学前儿童中,品德性的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10.
观察法适用于活动对象较多、活动相对分散、需要收集的材料比较宽泛的活动。
热门答案
1.
幼儿园应当把对本班学前儿童的评价结果与年终或学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挂钩。
2.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
3.
使用代币疗法时,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
4.
使用自然后果法时,幼儿必然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5.
对于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教师必须进行惩罚。
6.
由于认知发展方面的不成熟,年幼的幼儿基本上无法严格遵守规则。
7.
幼儿的不良品德行为属于行为问题,但行为问题不一定是不良品德行为()
8.
一般幼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9.
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外部要求。
10.
观察法是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