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华吧
→
答案
→
知识竞赛
→
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
2024《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361.
必须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教育,使装卸司机、现场工人等员工都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
362.
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人既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
363.
仓库内货物有发生坍塌事故的风险。()
364.
制动装置是影响汽车安全性的一个主要因素。()
365.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366.
道路交通事故因素不包括环境因素。()
367.
充装后的气瓶应有符合行业标准的颜色标志、气瓶警示标签和充装合格证等。()
368.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至少每20日对电梯及安全设施进行一次预防性保养。()
369.
压力容器中中压等级范围是指1.0MPa≤P≤10MPa。()
370.
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称为压力管道。()
371.
压力容器是盛装气体或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封设备。()
372.
电弧焊接作业时,如不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则可能造成触电、火灾、爆炸、灼伤、中毒等事故。()
373.
不准将氧气代替压缩空气,或把氧气作通风使用。()
374.
本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定功能的设计和制造,无需采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可在预定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安全要求。
375.
机械设备中的安全距离原则只能是通过增大运动件间最小距离,使人体可以安全地进入或通过来避免危险,而不能减小运动件间的最小距离来减小危险。()
376.
接地泄漏法是静电防护的一种方法。()
377.
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借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流能按预定的路径流通。()
378.
电流流过人体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379.
发生触电事故后,首先要使触电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脱离电源,这是对触电者进行急救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380.
我国通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110。()
381.
二相触电比单相触电危险性小。()
382.
雷电不属于电气事故的类型。()
383.
静电荷积聚不会引发事故。()
384.
生产经营单位作为用工主体,其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从事作业的,应当将劳务派遣人员纳入本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
38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登记、报告、整改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86.
劳务派遣人员没有向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主张安全生产的权利。()
387.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从事作业的,可以将安全生产保障责任转移给劳务派遣单位。()
388.
从业人员有权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389.
从业人员要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390.
从业人员要绝对服从上级命令,要接受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要求。()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热门答案
1.
根据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次修正。
2.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将于2021年()月()日施行。
3.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内,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对不履行职责导致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4.
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5.
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并由国家()统一协调指挥;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6.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按照安全风险管控要求,进行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并对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
7.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
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严格落实(),防范从业人员行为异常导致事故发生。
9.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处罚信息的及时归集、共享、应用和公开,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处罚决定后()内在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系统予以公开曝光,强化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诚信水平。
10.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