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华吧
→
答案
→
知识竞赛
→
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
2025《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41.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242.
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43.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
244.
女职工“四期”保护是对女性生理机能变化过程,即()的劳动保护。
245.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共有()条(不含附录)。
246.
贯彻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促使企业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既可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解除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促进()的和谐与稳定。
247.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自2012年()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同时废止。
248.
妇女联合会或者相关妇女组织对侵害特定妇女群体利益的行为,不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并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249.
妇女在哺乳期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聘用)合同。
250.
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是从婚姻家庭角度,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对妇女的某些婚姻家庭权益加以特殊的确认和保护。
251.
对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252.
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按照男女平分共享的原则判决。
253.
丧偶妇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继承权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254.
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男女平等的核心内容是男女两性在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255.
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256.
未经本人同意,可以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
257.
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258.
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不得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
259.
财产权主要包括所有权、债权、财产继承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益等内容,一般可以用金钱来量化,能依法转让或继承。
260.
妇女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有权终止其劳动(聘用)合同。
261.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
262.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63.
女职工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30天产假。
264.
在女职工经期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4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65.
为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单位可以强迫女职工提前退休。
266.
生育保险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广大妇女本人,而是全体社会成员。
267.
妇女的产假制度是要求各单位强制实施的。
268.
妇女在劳动进程中的发展权,仅仅是指妇女享有在劳动过程中的晋职、晋级的权利。
269.
对哺乳期妇女在不影响其哺乳的情况下,可适应安排加班。
270.
“按劳分配原则”和“同工同筹原则”只在我国劳动法中有所体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热门答案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医疗机构施行生育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应当征得妇女本人同意;在妇女与其家属或者关系人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尊重()意愿。
3.
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
4.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5.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6.
()年,全国人大将“性骚扰”正式写入法律。
7.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支付。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侵害妇女合法权益,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检察机关可以发出();侵害妇女平等就业权益,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不动产登记,应当在()上将享有权利的妇女等家庭成员全部列明。征收补偿安置或者征用补偿协议应当将享有相关权益的妇女列入,并记载权益内容。
10.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谁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