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2003年剩余贡献总额=50000×(28%―20%)=4000(万元)2003年经营者可望得到的知识资本报酬额=4000×50%×80%=1600(万元)(2)最为有利的是采取(股票)期权支付策略,其次是递延支付策略,特别是其中的递延股票支付策略。
14、K企业集团下属的甲生产经营型子公司,2001年8月末购入A设备,价值1000万元。政府会计直线折旧期为5年,残值率10%;税法直线折旧率为12.5%,无残值;集团内部首期折旧率为50%(可与购置当年享受),每年内部折旧率为30%(按设备净值计算)。2001年甲子公司实现会计利润8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1)计算甲子公司2001年的实际应税所得额与内部应税所得额。(2)计算会计应纳所得税、税法应纳所得税、内部应纳所得税。(3)说明母公司与子公司甲之间应如何进行相关的资金结转。
正确答案:(1)2001年甲子公司会计折旧额=6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税法折旧额=1000×12.5%×(12-8)/12=41.67(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首期折旧额=1000×50%=50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每年折旧额=(1000-500)×30%=15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折旧额合计=500+150=65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800+60-41.67=818.33(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应税所得额=800+60-650=210(万元)(2)2001年甲子公司会计应纳所得税=800×30%=24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税法(实际)应纳所得税=818.33×30%=245.5(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应纳所得税=210×30%=63(万元)(3)内部与实际(税法)应纳所得税差额=63-245.5=-182.5(万元),由母公司划拨182.5万元资金给甲子公司。
15、母公司净资产总额为80000万元,下属A,B,C三个生产经营型子公司,母公司对各自的资本投资额与股权比例如下:金额单位:万元子公司母公司资本投资额所占股权比例子公司股权资本总额A.2100070%30000B3000060%50000C10000100%10000假设母公司资本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为20%,而各子公司上交给母公司的投资报酬占母公司资本收益总额的60%。
母公司与各子公司均属独立的纳税主体,其中母公司及子公司A,B的所得税率为30%;子公司C的所得税率为20%。要求:⑴计算母公司税前与税后目标利润总额,以及对子公司所要求的上交收益总额。⑵母公司对子公司所要求的报酬上交总额以及各子公司应上交的数额。⑶基于母公司的报酬要求,确定或规划各子公司的应实现的最低利润目标值(包括税前与税后)最低利润目标值(包括税前与税后)
正确答案:(1)母公司税后利润目标=80000×20%=16000(万元)母公司税前利润目标16000/(1-30%)=22857(万元)母公司要求子公司上交收益=16000×60%=9600(万元)(2)A子公司应交税后利润=9600*(21000/61000)=3305(万元)B子公司应交税后利润=9600*(30000/61000)=4721(万元)设C子公司应交税后利润为X,则:X-X*[(30%-20%)/(1-20%)]=9600*(10000/61000)X=1799(万元)即C子公司应交税后利润为1799万元。(3)A子公司最低税后利润目标=33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