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茶文化史》第2次任务题库
电大《中国茶文化史》第2次任务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描述孙皓偷偷给大臣韦曜以茶换酒的典故的是:( )。
A.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
B. 《世说新语》
C. 《太平广记》
D. 《洛阳伽蓝记》
2. 下列对《娇女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作者是西晋时期的左思
B. 作者的女儿喜好喝茶
C. 作者是南方人
D. 当时北方中原地区仕宦人家已有饮茶习惯
3. 描述茶宴的诗《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其作者是:(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刘禹锡
4. 唐代刘贞亮总结过茶的品德,其中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等,它是( )。
A. 茶五德
B. 茶八德
C. 茶九德
D. 茶十德
5. 《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坐禅修行时,饮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来提神防睡。它叫:( )。
A. 饼茶
B. 茶饼
C. 苏茶
D. 茶苏
6.
为茶馆做“广告”的茶曲《【中吕】阳春曲•赠茶肆》曰:“茶烟一缕轻轻飏,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作者是:( )。
A. 马致远
B. 李德载
C. 关汉卿
D. 王实甫
7. 唐朝的饮茶方法主要是:( )。
A. 焙茶法
B. 煮茶法
C. 腌茶法
D. 冲泡法
8. 唐朝贡茶院最盛期有役工( )人。
A. 上万
B. 三万
C. 五万
D. 十万
9. 北宋末年,蔡京推行一系列严密的茶叶专卖法令,它叫( )。
A. 茶马法
B. 交引法
C. 卖引法
D. 开中茶法
10. 宋朝茶马互市遵循“随市增减,价例不定”的原则,茶马的比价主要受当地少数民族供求关系决定。一般而言,( )。
A. 一驮茶换一匹马
B. 一驮茶换两匹马
C. 两驮茶换一匹马
D. 三驮茶换一匹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南朝齐武帝曾诏告天下,灵前祭品仅设茶以及( )等几种,不论贵贱,一概如此。
A. 饼
B. 干饭
C. 鱼
D. 酒脯
2. 在古代,用茶叶和各种原料配合制成的茶菜举行的宴会叫做茶会,又叫做( )。
A. 茶宴
B. 茶集
C. 茶歇
D. 茶礼
3. 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继承了古代的婚礼习俗,依然把“订婚”称为( ),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
A. 受茶
B. 讲茶
C. 吃茶
D. 喝茶
4. 下列对禅茶一体、禅茶一味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曰“苦”。佛教教义之中的苦蒂与茶的苦味是相似的,茶可以帮助僧人参悟人生。
B. 二曰“静”。饮茶之道讲究静,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参悟佛理的必修课。
C. 三曰“凡”。茶道本是生活的平凡琐事,坐禅也是以小见大,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参悟大道。
D. 四曰“放”。佛教认为人生苦短,要学会放下心中的苦闷方能修道,茶道讲究放下心中之苦恼,放松自己。
5. 茶歌多流传于全国各大茶叶产区,数量繁多。比如:( )。
A. 江西永新的《茶山三月好风光》
B. 贵州印江的《上茶山》
C. 浙江的《富阳江瑶》
D. 福建的《龙井谣》
6. 以下描述属于宋代茶政茶法的是:( )。
A. 交引法
B. 通商法
C. 茶厘
D. 开中茶法
7. 宋代,全国主要的茶叶贸易市场区域是:( )等。
A. 以成都府为中心的川陕市场
B. 以苏杭为中心的东南市场
C. 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
D. 以太原为支点的西北市场
8. 对《茶经》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
B.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
C. 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
D. 共三卷十篇
9. 对茶文化鼎盛时期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A. 饮茶风俗深入平常百姓家
B. 饮茶技艺的高度发达
C. 茶馆文化的繁荣
D. 茶书著述的繁荣
10. 茶馆在唐宋时称为( )等,在明以后始称茶馆。
A. 茶肆
B. 茶坊
C. 茶楼
D. 茶邸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娇女诗》的作者是西晋的文化名人左思。
A. 错误
B. 正确
2. 晚唐时期杨晔在《膳夫经手录》说:“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A. 错误
B. 正确
3. 在湖南,男女婚嫁时有喝“七茶”的习俗。
A. 错误
B. 正确
4. 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茶农在蒸青饼茶的生产中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
A. 错误
B. 正确
5. 青茶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最早在福建武夷山创制。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6. 僧人对茶叶的需要客观上推动了寺院制茶技术的提高,这为茶道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7. 茶戏大概产生于明代中晚期,是主要流行于江西、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茶产区的一种戏曲类别。
A. 错误
B. 正确
8. 封建统治者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对茶叶实行征税或榷禁专卖的法规总称茶法。
A. 错误
B. 正确
9. 元朝时期,由于元统治者不尚饮茶,茶叶市场无多大扩展。此外,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不缺战马,茶马贸易一度中止。
A. 错误
B. 正确
10. 唐代官僚文人不爱茶,但以参加茶宴、品评香茗为风雅之事。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世说新语》记载:晋朝时,士大夫们害怕嗜茶的司徒长史王濛邀请喝茶的原因是( )。
A. 王濛脾气坏
B. 士大夫们不太习惯喝茶
C. 士大夫们喜欢喝酒
D. 王濛要收礼
2. 嫁女儿时要喝宝塔茶是( )的习俗。
A. 福建畲族
B. 广西壮族
C. 云南普米族
D. 四川彝族
3.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主人必须在宾客的茶饮剩下不到( )时,就要给客人添茶。
A. 四分之三
B. 一半
C. 四分之一
D. 三分之一
4. 《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活水,反对急流之水;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这是( )强调适度的哲学思想在茶文化中的典型表现。
A. 儒家
B. 道家
C. 佛家
D. 法家
5. 《山泉煎茶有怀》吟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作者是:( )。
A. 白居易
B. 李绅
C. 皮日休
D. 李白
6. 唐代的茶肆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首都( ),茶肆开设已经相当广泛,茶肆行业内部存在比较激烈的商业竞争。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杭州
7. 日本、朝鲜的种茶历史渊源都要追溯到( )时期汉传佛教对这些国家的传播。
A. 隋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8.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我国( )地区。
A. 华南
B. 西南
C. 东南
D. 华中
9. 唐代宗初年,官府在顾渚置贡茶院,专业制作贡茶,每年负责办理贡茶事宜。顾渚位于( )省。
A. 江苏
B. 江西
C. 安徽
D. 浙江
10.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南朝齐武帝曾诏告天下,祭祀祖先的祭品设茶等四样,其中不包括( )。
A. 饼
B. 干饭
C. 酒脯
D. 鸡卵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对《娇女诗》描述正确的是:( )。
A. 作者是西晋时期的左思
B. 作者的女儿喜好喝茶
C. 作者是南方人
D. 当时北方中原地区仕宦人家已有饮茶习惯
2. 下列对煮茶粥习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晋朝时洛阳南市有蜀妪煮茶粥
B. 大量的茶粥客激起了市吏的不满与刁难
C. 洛阳比蜀地更早出现茶粥
D. 喝茶粥在晋朝是传统习惯
3. 下列对明代茶画描述正确的是:( )。
A. 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
B. 唐伯虎的《事茗图》
C. 齐白石的《煮茶图》
D. 汪世慎的《墨梅图》
4.
下列对我国饮茶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
A.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
B. 广东潮州喝功夫茶
C. 江西喝擂茶
D. 四川喝盖碗茶
5. 在下列描述中,茶与佛家结缘的原因主要有:( )。
A. 茶叶难以种植
B. 茶叶价格昂贵
C. 茶叶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
D. 茶叶能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
6. 白居易的《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明:( )。
A. 唐时期茶叶贸易繁荣
B. 当时已经有了茶叶贸易集散中转站
C. 唐时茶商十分活跃
D. 浮梁是大城市
7. 在茶与佛教文化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茶道与佛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的思想十分吻合。
B. 静坐静虑是禅师参悟佛理的必修课,茶可以帮助他们解乏解疲。
C. 佛教教义之中的苦蒂与茶的苦味是相似的,茶可以帮助僧人参悟人生。
D. 晚唐刘贞亮在《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突出体现了茶与佛教的关系。
8. 对茶文化形成和发展时期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A. 著有最早的茶文化专著《茶经》
B. 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形成
C. 宫廷茶文化及其他茶俗形成
D. 茶文化形成对唐代社会影响重大
9. 清代中晚期是清代茶法的转折点,主要表现是( )。
A. 茶马法退出历史舞台
B. 茶马法走向巅峰
C. 江南茶区开始征收茶厘
D. 茶厘制度终于结束
10. 茶歌多流传于全国各大茶叶产区,数量繁多。比如:( )。
A. 江西永新的《茶山三月好风光》
B. 贵州印江的《上茶山》
C. 浙江的《富阳江瑶》
D. 福建的《龙井谣》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红茶起源于宋朝,在茶叶制造过程中,茶农发现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的叶色可以红变,因而产生了红茶。
A. 错误
B. 正确
2. 唐代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
A. 错误
B. 正确
3. 明代诗人阮曼锡所作的《安溪茶歌》抒发了作者对茶农种茶、摘茶、制茶、卖茶艰苦谋生的同情之情。
A. 错误
B. 正确
4. 唐代官僚文人不但爱茶,而且以参加茶宴、品评香茗为风雅之事。
A. 错误
B. 正确
5. 元代茶法的明显特征就是苛捐杂税繁重,茶法变革频繁。
A. 错误
B. 正确
6. 孟元老的《东京华梦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晚即散,谓之‘鬼市子’。”
A. 错误
B. 正确
7. 封建统治者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对茶叶实行征税或榷禁专卖的法规总称茶法。
A. 错误
B. 正确
8. 魏晋时期,虽然饮茶已成风习,但与美酒相比,茶叶还是属于低层次的消费,故很多人都以茶叶招待客人来表示俭朴
A. 错误
B. 正确
9. 在中国古代,“吃茶”在众多场合中被认为是指男女婚姻之事,习惯以茶为聘。
A. 错误
B. 正确
10. 在明代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压榨去汁夺走了茶的真味,且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三国志•吴书》中记载,东吴皇帝孙皓在宫中大宴群臣时,因为担心爱卿喝醉,秘密将( )的酒换成了茶。
A. 王濛
B. 韦曜
C. 诸葛恪
D. 陆抗
2. 描述茶会的诗《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其作者是:(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刘禹锡
3. 嫁女儿时要喝宝塔茶是( )的习俗。
A. 福建畲族
B. 广西壮族
C. 云南普米族
D. 四川彝族
4.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主人必须在宾客的茶饮剩下不到( )时,就要给客人添茶。
A. 四分之三
B. 一半
C. 四分之一
D. 三分之一
5. 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这反映了( )的崇尚自然的原则。
A. 儒家
B. 道家
C. 佛家
D. 法家
6. 《七碗茶诗》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作者是:(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刘禹锡
D. 卢仝
7. 全民皆饮茶风尚兴盛的时代是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8. 唐代的茶肆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首都( ),茶肆开设已经相当广泛,茶肆行业内部存在比较激烈的商业竞争。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杭州
9. 谚语“柴米油盐酱醋茶”出现于( ),可见此时饮茶习俗已经出现大众化趋势。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10. 宋朝茶马互市遵循“随市增减,价例不定”的原则,茶马的比价主要受当地少数民族供求关系决定。一般而言,( )。
A. 一驮茶换一匹马
B. 一驮茶换两匹马
C. 两驮茶换一匹马
D. 三驮茶换一匹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南朝齐武帝曾诏告天下,灵前祭品不包括( ),不论贵贱,一概如此。
A. 饼
B. 茶
C. 鱼
D. 大雁
2. 茶会茶宴出现在西晋时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吴兴太守陆纳准备用茶宴招待谢安将军
B. 陆纳侄子摆出了山珍海味
C. 陆纳打了侄子四十大板
D. 这是一次不成功的茶宴
3. 下列对饮茶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
A. 饮茶时茶客以少为贵
B. 饮茶环境以清净为上
C. 有以酒代茶的习俗
D. 有捂碗(杯)谢茶的习俗
4. 茶诗词种类很多,主要有:( )等。
A. 制茶诗词
B. 煮茶诗词
C. 贡茶诗词
D. 品茶诗词
5. 茶的精神主要体现为:( )。
A. 入世精神
B. 乐道精神
C. 尚武精神
D. 和合精神
6. 以下对明代茶法描述正确的是:( )。
A. 为增加政府茶利收入、保证边茶易马的需要,将茶叶贸易分区管理。
B. 四川、陕西之外的产茶区称江南茶区,实行江南茶法。
C. 川陕产茶区称四川茶区,实行四川茶法。
D. 江南茶区的茶商可以卖引,称“商茶”;川陕本征区的茶课供易马之用,称“官茶”。
7. 茶馆在唐宋时称为( )等,在明以后始称茶馆。
A. 茶肆
B. 茶坊
C. 茶楼
D. 茶邸
8. 对陆羽描述正确的是:( )。
A. 湖北天门人
B. 著有《茶经》,被后世奉为“茶神”、“茶圣”
C. 与佛有缘
D. 其貌不扬,性格孤僻
9. 对茶文化发展早期阶段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A. 以茶倡俭朴
B. 以茶为礼俗
C. 以茶悦志
D. 以茶设摊
10. 唐人普遍饮茶的社会风俗在唐朝中后期达到极致,原因主要是:( )等。
A. 皇家重茶
B. 文人扬茶
C. 佛教崇茶
D. 商人卖茶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到魏晋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茶会形态
A. 错误
B. 正确
2. 魏晋时期,虽然饮茶已成风习,但与美酒相比,茶叶还是属于低层次的消费,故很多人都以茶叶招待客人来表示俭朴。
A. 错误
B. 正确
3.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记载,当时民间就开始有用茶祭祀鬼神的习俗了
A. 错误
B. 正确
4. 在中国古代,“吃茶”在众多场合中被认为是指男女婚姻之事,习惯以茶为聘。
A. 错误
B. 正确
5. 宋代杜耒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习惯,表达一种待客之礼。
A. 错误
B. 正确
6. 在明代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压榨去汁夺走了茶的真味,且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A. 错误
B. 正确
7. 唐代,炒青制茶法日趋完善,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A. 错误
B. 正确
8. 宋元明时期,各地茶树栽培区域进一步扩大。至南宋时,全国已有66个州242个县产茶。
A. 错误
B. 正确
9. 广义的茶诗词不仅包括以茶为主题的诗词,而且还包含很多“有茶”的诗词,这类“有茶”的诗词主题不是茶,但在诗词中提到了茶,涉及到有关茶的方方面面。
A. 错误
B. 正确
10. 如今,汉族地区已经不再采用煮茶法了,而源于唐的紧压固形茶(如团饼茶、砖茶)仍流行藏、蒙、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世说新语》记载:因为害怕嗜茶的司徒长史王濛邀约喝茶,士大夫们的托辞是( )。
A. 今日有水厄
B. 今日出水痘
C. 今日有邀约
D. 今日有接待
2. 描述茶宴的诗《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其作者是:(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刘禹锡
3. 福建畲族人嫁女儿时要喝宝塔茶。宝塔茶名称的由来是:( )。
A. 茶山上有宝塔
B. 村子旁有宝塔
C. 茶碗堆垒象宝塔
D. 送亲的人们站成宝塔状喝茶
4. 下列对中国传统制茶方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晒干散茶到烘干散茶
B. 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
C. 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
D. 从炒青到蒸青
5. 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这反映了( )的崇尚自然的原则。
A. 儒家
B. 道家
C. 佛家
D. 法家
6. 《山泉煎茶有怀》吟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作者是:( )。
A. 白居易
B. 李绅
C. 皮日休
D. 李白
7. 唐代的茶肆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首都( ),茶肆开设已经相当广泛,茶肆行业内部存在比较激烈的商业竞争。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杭州
8. 对唐代饮茶之风兴盛起到奠基作用的是( )。
A. 皇族好茶
B. 士大夫品茶
C. 民间饮茶
D. 僧侣种茶
9. 北宋末年,蔡京推行一系列严密的茶叶专卖法令,它叫( )。
A. 茶马法
B. 交引法
C. 卖引法
D. 开中茶法
10. “吾家有好女,皎皎颇白哲……止为茶荈据,吹吁对鼎铄。”晋朝的《娇女诗》被认为是中原最早饮茶的记载,它的作者是( )。
A. 张载
B. 左思
C. 贾思
D. 张宰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对饮茶风俗描述正确的是:( )。
A. 饮茶起于巴蜀地区
B. 经两汉魏晋向东扩展
C. 呈现向北方蔓延的趋势
D. 饮茶风气由上层社会向民间发展
2. 下列对煮茶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
A. 晋朝时洛阳南市有蜀妪煮茶粥
B. 大量的茶粥客激起了市吏的不满与刁难
C. 洛阳比蜀地更早出现茶粥
D. 喝茶粥在晋朝是传统习惯
3. 下列对中国传统制茶方式描述正确的是( )。
A. 从晒干散茶到烘干散茶
B. 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
C. 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
D. 从炒青到蒸青
4. 下列对宋代茶画描述正确的是:( )。
A. 宋徽宗赵佶作的《品茶图》
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C. 刘松年的《斗茶图》
D. 阎立本的《箫翼赚兰亭图》
5. 唐人普遍饮茶的社会风俗在唐朝中后期达到极致,原因主要是:( )等。
A. 皇家重茶
B. 文人扬茶
C. 佛教崇茶
D. 商人卖茶
6. 清代中晚期是清代茶法的转折点,主要表现是( )。
A. 茶马法退出历史舞台
B. 茶马法走向巅峰
C. 江南茶区开始征收茶厘
D. 茶厘制度终于结束
7. 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我国有八个产茶区。下列对茶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山南茶区包括湖北襄州、荆州
B. 安徽寿州、湖北蕲州属于浙西茶区
C. 江西茶区包括湖北鄂州、江西袁州
D. 四川雅州不属于剑南茶区
8. 对茶文化发展早期阶段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A. 以茶倡俭朴
B. 以茶为礼俗
C. 以茶悦志
D. 以茶设摊
9. 下列对我国饮茶习俗描述正确的是( )。
A.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
B. 广东潮州喝功夫茶
C. 江西喝擂茶
D. 四川喝盖碗茶
10. 茶歌多流传于全国各大茶叶产区,数量繁多。比如:( )。
A. 江西永新的《茶山三月好风光》
B. 贵州印江的《上茶山》
C. 浙江的《富阳江瑶》
D. 福建的《龙井谣》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到唐代,出现了日趋完善的茶会。
A. 错误
B. 正确
2. 藏区人民出于对文成公主的纪念和尊重,将酥油茶作为藏族人民婚礼庆典上不可缺少的礼品。
A. 错误
B. 正确
3. 据唐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龙凤团茶的制造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
A. 错误
B. 正确
4.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A. 错误
B. 正确
5.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6. 真正咏茶的诗词出现在唐代,茶诗词最多的时期是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尤为“盛产”茶诗。
A. 错误
B. 正确
7. 唐代设置了皇家贡茶院,并详细规定贡茶的采集方式和程序。同时,还把茶叶作为祭祀、礼佛、赏赐之物。
A. 错误
B. 正确
8. “榷者,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榷茶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对茶叶进行专卖。
A. 错误
B. 正确
9. 茶戏大概产生于清代中晚期,是主要流行于江西、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茶产区的一种戏曲类别。
A. 错误
B. 正确
10. 僧人对茶叶的需要客观上推动了寺院制茶技术的提高,这为茶道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 上一篇:电大《中国茶文化史》第1次任务题库
- 下一篇:电大《中国茶文化史》第3次任务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