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考题库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考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 )
A. 不变
B. 下降
C. 增加
D. ∝
2.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
A. 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B. 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
C. 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
D. 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
3.如果某厂商的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
A. 5元
B. 15元
C. 10元
D. 20元
4.如果价格下降2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 富有弹性
B. 具有单位弹性
C. 缺乏弹性
D. 无法确定
5.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消费的外部经济
C.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6.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 )
A. 利润最大化
B. 社会福利最大化
C. 消费者均衡
D. 随心所欲
7.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
A. 完全竞争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8.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品是( )
A. 正常商品
B. 低档商品
C. 吉芬商品
D. 独立商品
9.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 )
A. 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
B. 会使边际产量减少,直到等于零时为止
C. 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但不会等于零
D. 总产量能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10.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
A.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
B.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
C. 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 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
11.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
A. 3<L<8
B. 5<L<8
C. 3<L<5
D. 0<L<5
12.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 A. 政府规定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
B. 粮食价格上升
C. 粮食价格下降
D. 粮食交易量增加
13.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 )
A. 劳动投入的第I阶段
B. 劳动投入的第II阶段
C. 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
D. 资本投入的第I阶段
14.如果Y的价格上升,对替代品X的影响是() 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量减少
C. 需求增加
D. 需求减少
15.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
A. 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
B. 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
C.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
D. 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
16.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 )
A. 一般准租金
B. 经济租金
C. 纯租金
D. 地租
17.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 )
A. MPA/PA < MPB/PB
B. MPA/PA > MPB/PB
C. MPA/PA = MPB/PB
D. MPA=MPB
18.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
A.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 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
C.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
D. 边际产量等于零
19.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下降
C. 其他商品价格下降
D. 消费者偏好变化
20.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
A. 10万元
B. 7万元
C. 3万元
D. 不可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E.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
A. 派生需求
B. 直接需求
C. 直接产品的需求
D. 终产品的需求
E. 引致需求
3.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 )
A.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
B.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90%
C.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减少
D.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
E.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
4.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
A. 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B.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C. 有的消费者不需要公共物品
D. 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
E. 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5.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区域( )
A. 长期平均成本小于等于短期平均成本
B. 无法确定
C. 长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连线
D. 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在长期平均成本上
E. 长期平均成本与各条短期平均成本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左侧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2.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
A. 错误
B. 正确
3.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4.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
A. 错误
B. 正确
5.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A. 错误
B. 正确
6.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端。
A. 错误
B. 正确
7.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A. 错误
B. 正确
8.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
A. 错误
B. 正确
10.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完全竞争:()A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2.需求:()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3.长期成本:()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4.等产量曲线:()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5.利润:()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6.均衡价格:()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7.边际生产力:()
A.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8.效用:()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9.基尼系数:()
A. 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B. 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C.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D. 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10.三级价格歧视:()
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 )
A. 一般准租金
B. 经济租金
C. 纯租金
D. 地租
2.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 )
A. 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 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C.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5,供给弹性等于1.8,则蛛网的形状是()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4.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A. 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B.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D.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5.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A. 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 需求量的减少
D. 价格下降
6.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
A. 递减
B. 递增
C. 不变
D. 先增后减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A. P = MC
B.P =MC = AC
C. P =MR=MC
D. P=MR=AC
8.平均收益是指( )
A. 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B.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C. 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D. 总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差额
9.如果某厂商的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
A. 5元
B. 15元
C. 10元
D. 20元
10.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下降
C. 其他商品价格下降
D. 消费者偏好变化
11.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A. 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 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
C. 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
D. 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12.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
A. 完全竞争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1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A. 满足程度
B.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 边际效用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1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
A. MR = SAC
B. MR = STC
C. MR = SMC
D. AR=MC
15.面对突点的需求曲线的垄断企业有稳价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
A. 企业受到政府的管制
B. 企业放弃利润极大化的目标
C. 企业的定价策略必须顾及对手企业的反应
D. 企业的成本结构是常数成本
16.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
A. 无差异曲线
B. 消费可能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生产扩展路线
1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
A. 三条无差异曲线
B.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C.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D. 二条无差异曲线
18.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
A.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
B.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
C.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
D.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
19.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20.预算线上的表明( )
A. 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B. 处于均衡状态
C. 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D. 状态不可能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种类有() A. ED>;1
B. ED=1
C. ED=0
D. ED<;1
E. ED=∞
2.利息是( )
A. 资本的报酬
B. 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
C. 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的
D. 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的
E. 劳动的报酬
3.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E.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4.下面何种情况发生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
A. MR=MC
B. TR与TC的差额最大
C. 正常利润最大
D. TR=TC
E. MR=AR
5.外部性可以分为(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E. 政府的外部经济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
A. 错误
B. 正确
2.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3.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4.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A. 错误
B. 正确
5.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
A. 错误
B. 正确
6.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7.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A. 错误
B. 正确
8.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A. 错误
B. 正确
9.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 A. 错误
B. 正确
10.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外部不经济:()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2.经济租金:()
A. 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B. 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C.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D. 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3.序数效用:()
A.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B.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C.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D. 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E.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F.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4.外部经济:()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5.需求:()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6.基数效用:()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7.消费者剩余:()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8.消费者均衡:()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9.无差异曲线:()
A.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B.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C.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D. 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E.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F.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10.一级价格歧视:()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 A. 正常商品
B. 周期性商品
C. 任何商品
D. 吉芬商品
2.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3.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
A.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C. 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 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4.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5.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
A.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6.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 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7.正常利润( )
A. 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B. 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C. 不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D. 与企业决策不相关
8.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 )
A. 不变
B. 下降
C. 增加
D. ∝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
A. MR = SAC
B. MR = STC
C. MR = SMC
D. AR=MC
10.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
A. 108个
B. 100个
C. 106个
D. 6个
11.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AVC >;S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 AC >; 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 SMC≥AVC那部分SMC曲线
D. SMC≥AC那部分SMC曲线
12.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 )
A. 无差异曲线
B. 等成本曲线
C. 等产量曲线
D. 生产可能线
13.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
C. 与横轴相交
D.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14.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 )
A. 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
B. 会使边际产量减少,直到等于零时为止
C. 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但不会等于零
D. 总产量能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1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
A. 固定成本
B. 机会成本
C. 平均成本
D. 隐成本
16.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 A. 0
B. 负值
C. 非弹性
D. 弹性大小不一定
1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 )
A. 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化
B. 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投入要素
C. 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
D. 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诸变量的指数之和小于1
18.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 )
A.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 生产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经济
19.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 )
A. 有效市场理论
B. 看不见的手
C. 科斯定理
D. 逆向选择
20.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 A. 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B. 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C. 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 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 )
A. 完全垄断市场
B. 垄断竞争市场
C. 寡头垄断市场
D. 完全竞争市场
E. 营销市场
2.下列属于低档商品的是( )
A. 收入效应X1X*=-2,替代效应X*X2=+3
B.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
C.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8
D.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
E.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1X*=-5
3.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A. 商品价格的变化
B. 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C. 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D. 产量的变化
E. 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4.外部性可以分为(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E. 政府的外部经济
5.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 )
A. 工资率
B. 闲暇
C. 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
D. 社会习俗
E. 人口总量及其构成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A. 错误
B. 正确
2.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3.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 A. 错误
B. 正确
4.公共物品必须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A. 错误
B. 正确
5.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6.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收益但不等于边际收益。
A. 错误
B. 正确
8.完全竞争市场一定比垄断更以保证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A. 错误
B. 正确
9.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A. 错误
B. 正确
10.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机会成本:()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2.替代效应:()
A.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B.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C.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D. 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E.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F.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3.边际技术替代率:()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4.科斯定理:()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5.私人物品:()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6.垄断竞争:()
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7.需求:()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8.总效用:()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9.三级价格歧视:()
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10.生产函数:()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 )
A. 排他性
B. 非排他性
C. 竞争性
D. 非竞争性
2.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 )
A. 向左下方移动
B. 向右上方移动
C. 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
D. 不动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4.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下降,但总效应是增加的,则商品是()
A. 低档商品
B. 正常商品
C. 吉芬商品
D. 独立商品
5.如果Y的价格上升,对替代品X的影响是() 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量减少
C. 需求增加
D. 需求减少
6.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 A.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7.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A. 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B. 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
C. 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D. 是一回事
8.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 )
A. 收支相抵点
B. 亏损点
C. 停止营业点
D. 获取超额利润点
9.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使( )
A. 总利润减少
B. 总利润增加
C. 对利润无影响
D. 使单位利润减少
10.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 )
A. 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 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C.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11.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 )
A. MUA/PA < MUB/PB
B. MUA/PA > MUB/PB
C. MUA/PA = MUB/PB
D. 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
12.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A. 满足程度
B.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 边际效用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13.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
A. 洛伦兹曲线
B. 菲利普斯曲线
C. 契约线
D. 工资曲线
14.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 A.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B.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无法确定
C. 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15.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处于( )
A. 递减且边际产量小于零
B. 递减但是边际产量大于零
C. 边际产量等于零
D. 无法确定边际产量值
16.需求的变动引起() A.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D.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17.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 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18.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AVC为( )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
19.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 消费者的收入
B. 商品的价格
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 以上都不正确
20.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
A. MR = MC
B. P = MC
C. AR = MC
D. AR=AC
E. TR=TC
2.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
A. 竞争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E.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3.外部经济是指( )
A. 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B. 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C. 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
D. 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
E. 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
4.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A.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B.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C.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
D. 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E.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5.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 )
A. 劳动
B. 资本
C. 土地
D. 企业家才能
E. 利润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2.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3.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A. 错误
B. 正确
4.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交点。
A. 错误
B. 正确
5.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A. 错误
B. 正确
6.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 错误
B. 正确
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A. 错误
B. 正确
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 A. 错误
B. 正确
9.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
A. 错误
B. 正确
10.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供给规律:()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2.价格歧视:()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3.非对称信息:()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长期成本:()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5.经济租金:()
A. 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B. 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C.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D. 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6.替代效应:()
A.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7.利润:()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均衡价格:()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9.二级价格歧视:()
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10.公共物品:()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 上一篇: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形考题库4
- 下一篇: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考题库2